1.海论人体中四海出自哪里

2.素问脉要精微论精明之府是指

3.药物学家李时珍

4.《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2)

5.四逆汤,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

脑为元神之府出自_脑为元神之府出自哪本中医医学著作

脑作为人体最精细的仪器,藏在我们的头部,却处在我们人体最高的部位,被称为“元神之府”,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的地方,甚至在一些导引术上,被称为昆仑、天谷,我们都知道,大脑的作用格外重要,身为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掌控着我们的精神意识,主宰生命规律的一切活动,但是它的功能比你想象中更加的强大。

在中医学里,脑被称为髓海,脑是我们体内精髓汇集而成的,跟我们全身的精微物质有关,所以《黄帝内经》中说,我们全身的精髓,都归属于脑。脑作为人体的奇恒之腑之一,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储藏着人体的阴精。

头是我们体内所有阳气汇集的地方,作为我们一身的“主宰”,也是清窍所在的地方,人体内的经脉气血都会汇集在头部,所以说头是“诸阳之会”。脑作为人身体的大主,所有的经脉脏腑,都听从它的指令,我们平时的感觉运动,记忆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应对反应,都受到大脑的“掌控”。

1.主宰生命活动

脑可以主宰生命的活动,作为生命的枢纽机器,主宰着我们生命的一切运动。在中医上认为,元神的控制受到大脑的掌控,元神藏在我们的大脑之中,其实主要是因为,水谷津液化生为精,精髓化成脑髓,脑髓化生成我们所说的元神。元神完好存在,则我们的生命活动不受到影响,元神不存在,人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所以李时珍说,脑作为元神之府,不可以受到损伤,如果大脑受损,我们的生命活动也会受到威胁。

2.主精神意识

脑掌控精神意识活动,人的精神意识,包括思维的转变和情志活动等,对外的事物做出客观的反应。中医认为,心是思维活动的主要器官,但是也认识到,我们对记忆的认识不只是在心脏,而更多的是在我们的头脑,所以说,脑中藏有元神,心脏含有识神。正如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所说,“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

脑“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具有精神、意识、思维等功能。脑主精神活动正常,则我们的精神饱满,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否则,就是精神意识出现了问题。

3.主感觉运动

我们的眼鼻口耳都在头面,所以我们的视觉、听觉、语言,都和大脑存在重要的联系。脑为元神之府,统领我们的四肢,与肢体的运动紧密相关,脑髓充盛,则我们的肢体轻健有力,否则功能异常,无论是虚实,都会表现出听觉的障碍、看东西不清楚、感觉异样、运动失常等。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来源于网络。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海论人体中四海出自哪里

脑主司感觉运动有赖于脑髓的给养。这是因为人的感官位于头部,与脑相通,依赖脑髓的充养才能发挥感觉运动功能。

1.脑为髓海,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髓汇聚之处,脑髓的功能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脑主司感觉运动

《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脑为髓之海,脊髓通过督脉等与脑相通,脑髓和脊髓对肢体的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脑髓或脊髓受到损伤,可致肢体运动失常,如偏瘫、截瘫甚至全身瘫痪。

3.脑主司精神意识

脑为髓海,主思维意识和记忆,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意识思维及情志方面的异常。

素问脉要精微论精明之府是指

海论人体中四海出自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

1、四海主持全身的气血、津液,其中脑部髓海为元神之府,是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

2、胸部为气海,宗气所聚之处,贯心脉而行呼吸;胃为水谷之海,是营气、卫气的化源之地,即气血化生之外,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起于胞宫,伴足少阴经上行,为十二经之根本,三焦原气之所出,乃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血海。

3、四海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四海病变,主要分为有余、不足两大类,临床上可据此辨证施治。

4、经络与全身各部的联系是复杂的,经气的运行也是多样的,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内容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理论。

人体四海解释:

1、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脑是髓海,它的气血输注穴上在脑盖骨顶中央的百会穴,下在风府穴。

2、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膻中是气海,它的气血输注穴上在颈椎上下的哑门穴和大椎穴,前在人迎穴。

3、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冲脉是十二经之海,即血海,它气血的输注穴上在大杼穴,下在上下巨虚穴。

4、胃者,水谷之海也,其输上在气冲,下至三里;胃是水谷之海,水谷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物质的根本来源。它气血的输注穴上在气冲穴,下在足三里穴。

药物学家李时珍

素问脉要精微论精明之府是指头部。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其中尤以人的眼睛和头其外观的神态及光华,最能反映脏腑的机能状况,故名“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的精气(或精华)皆上会於头面部,最能反映脏腑的机能状况,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头部的介绍头部由颅和面部两部分组成,颅内包含脑。脉为血之府骨为髓之府腰为肾之府背者,胸中之府也。头为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膝为筋之府胆为清净之府。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2)

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是中国明朝最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之一。 生平 李时珍出身于一个世医家庭。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由于家庭的熏陶,李时珍从小就喜爱医药。由于当时从医者的社会地位不高,所以身为医生的父亲李言闻只希望他读书应考以光宗耀祖,并不鼓励他习医。李时珍在14岁的时候不负父望顺利的成为秀才,但是之后3次参加乡试欲成举人,都难以遂愿,兼之他对医学的浓厚兴趣一直有增无减,于是决定弃儒从医专心研究医药。 在30岁时成为当地名医,楚王听说后聘李时珍为奉祠,掌管良医所事务,1556年,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在京师金陵供职了一年。辞职回家后,在雨湖北岸构筑新居,题名「红花园」,在此行医。 在他行医救人期间,他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遗祸无穷。李时珍多次上书朝廷要求重整医书的资料,可惜并无回应,于是他便利用在良医所和太医院阅读的大量医籍和坚实的文史基础,亲自对中国历代有关药物学的著作进行了整理。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于是李时珍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除了不辞劳苦到各地采药及以自身试药之余,他遍访名医宿儒,又到处访问渔夫、农夫等平民以搜集民间验方。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经过30年后,终于著成了《本草纲目》,后来又花了12年修订三次。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逝世,葬于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南2公里的雨湖之滨。(参看李时珍墓)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刊行。此外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濒湖集简方》、《三焦客难》、《命门考》、《五脏图论》、《濒湖医案》等,除前两种外皆失传。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 题解 李时珍用了大约27年的时间才编写完成《本草纲目》,经过了三次改写,于万历六年(1578年)才最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李时珍参考了800多种书籍,多次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样本,耗费了他非常大的心血。 《本草纲目》是以宋朝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为资料主体增删考订而成的。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药物学家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用意在拾遗补正《本草纲目》,其中新增716种药材,补充161种药物内容,纠举错误34条。 体例 《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其中李时珍新增药物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这种分类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评价 《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对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如南星与虎掌,本来是同一种药物,过去却误认为两种药物;以前葳蕤、女萎认为是同药,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两种;苏颂在《图经本草》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前人误认「马精入地变为锁阳」、「草子可以变鱼」,一一予以纠正之。并且在本书中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对某些药物的疗效,李时珍还通过自己的经验作了进一步的描述。本书还载叙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除去大量附方、验方及治验病案外,还有一些有用的医学史料。 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达尔文更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但由于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准的限制《本草纲目》中的大部分条目不够科学,《本草纲目》中说铅粉辛寒无毒,事实上是有剧毒的;如其中人部收录的孝子衣帽、寡妇床头灰、死人枕席、懒婆娘的裹脚布(多垢者佳)、户限下土、古镜、灵床下鞋、自经死绳、草鞋、男 *** 治蛇咬、女 *** 治「五淋、阴阳易病」、人魄(人吊死后的魂魄)镇惊吓、人肉疗羸瘵(割股疗亲)、人中黄(人粪)治呕血、梁上尘治昏厥……等皆可入药,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都是没有科学根据或过于牵强(如粪中蛆、猪槽中水、市门溺坑水)。这部份李时珍大多引用《辍耕录》、《本草拾遗》的说法,采以姑妄信之「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的态度。另外李时珍并驳斥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认为吃人肉疗羸瘵是错误的。 传播 《本草纲目》先后流传到了日本(1606年)、朝鲜、越南等地,1656年,波兰人卜弥格(P. Michael Boym,1612年~1659年)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本,书名《中国植物志》(Flora sinensis),在欧洲维也纳出版。1676年米兰出版了义大利文译本,1735年以后又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多种文字。林奈等欧洲科学家都阅读过这本书。

参考: zh. *** /w/index?title=%E6%9C%AC%E8%8D%89%E7%BA%B2%E7%9B%AE&variant=zh-

你是否想问有边套剧讲药物学家李时珍 TVB-本草药王 真有其人 《本草药王》是以李时珍的事迹为蓝本,剧中李时珍一家人,包括:父母、兄长及妻子,以及徒弟庞宪,历史上真有其人,并非虚构。 资料考究 《本草药王》剧中提及不少药材功效、药膳疗法及处方等,都经过大学教授和业界前辈指正,务求做到资料无误。 真药出镜 《本草药王》剧中提及多种药材,其中,罕有药材,如:牛黄…等,若你真的把它当作假药」道具,便大错特错。剧中某些罕有药材,监制特意向药业老字号借来,给观众认识其真貌,一开眼界。 医官药箱 医官们出诊,随身会带备药箱。箱内有止血药、跌打药和一般解毒用之甘草粉,以备临场急救使用。 医官职责 太医院的职责主要为两大类,御医级以上的医官会在内宫范围视诊,专门侍奉皇上及妃嫔。而李时珍担任的吏目,专门为宫外的王公伯爵及大臣视诊。 逢请未必到 太医院是属于皇上私人御用,王公大臣要请医官出诊,都必须由内监上奏,得到皇上「恩准」,医官才可以出诊。若然你是失宠官员,就别妄想医官会为你效劳。 严禁小费 医官出诊后,若受到王公大臣赏赐,必须上报,不可私自受礼。贪污,不论古今,都绝不容许的。 医学世家.弃儒从医 李时珍(林文龙饰)三代行医,自少对医药耳濡目染,着迷于草药研究,但为遵父命投考科举,结果三次落第,遂决心弃儒从医。 时珍以服务百姓为主,对穷人赠医施药,甚得人心。他拜奇医小地藏(廖启智饰)为师,发明了「蒸气消毒化」、「冷敷法」、「疯狗症疗法」等等,闯出名堂,奠定他日后成为药王的基础。 温疫期间,官方药局执错药、奸商卖假药的事件层出不穷,时珍遂立志重修历代本草,让世人以辨真伪。 权贵打压.逃亡隐世 行医成名的时珍,进入太医院。在此期间,他得以博览藏书,丰富了他修订本草的资料。他又接触到针灸铜人,得以深入研究奇经八脉,并发表「脑为元神之府」学说。 时珍欲向皇上自廌重修本草,把药医纳入正途。可是,他因力谏丹毒之害,受到权臣严嵩(罗乐林饰)打压。严嵩不惜罗织罪名,欲毁时珍手稿。于是,时珍逃离太医院,展开逃亡生涯。 隐世行医.撰写巨著 逃亡中,时珍一边隐世行医,一边采集研究草药,决以毕生之力完成《本草纲目》。被通辑期间,他仍冒险四出行医救人,为了医治重创病人,更用曼陀罗花成功研制成全身 *** 。 不幸,时珍最后被捕下狱。严嵩利诱之,要他交出《本草纲目》手稿,便可免死罪,时珍如何决择? 红颜知己.错配鸳鸯 在时珍生命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婚配之妻吴慕榕(李诗韵饰),一个是红颜知己冬青(叶璇饰)。 冬青懂得医药,跟时珍在医药救人经历中惺惺相惜而产生情愫。不料兄长果珍(艾威饰)亦喜欢冬青,时珍兄弟情深,于是让爱,并依婚约娶了慕榕为妻。 时珍成亲后,才发现冬青所爱之人是自己,已恨错难返,一个是婚配之妻,一个是红颜知己,时珍在情义之间陷于两难,他如何自处?

参考: tvcity/drama/the_herbalist_s_manual/information/index

本草网目is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我今年二十三岁了,老是考不上,您还是让我学医吧!」并且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 很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在这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为了「穷搜博采」,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确实如此,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上万卷医书,而且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敦煌的经史巨作,他遍读了;几个古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他还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这些诗句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像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很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搾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在四处采访中,或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籐,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籐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籐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 刀破腹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当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采来试试,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攻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巖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载方一万多个,附图一千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参考: me

四逆汤,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三)

 1、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 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 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 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 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 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 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 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 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 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四)

 1、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 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 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6、 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 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8、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 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 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 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 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 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 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 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 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 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 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23、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4、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 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 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的内容

导读: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

一、 治头脑冷。夫脑为元神之府,清阳聚会之处,如何得冷?其所以致冷者,由命门火衰,真气不能上充。四逆汤力能扶先天真阳,真阳旺而气自上充,故治之而愈。

二、 治气喘痰鸣。夫气喘之病,举世皆谓肺寒,不知先天这一点真气衰,即不能镇纳浊阴之气,阴气上腾,渐干清道,故见痰喘。四逆汤力能温下焦之阳,治之故愈。

三、 治耳肿,皮色如常。夫耳肿之症,每多肝胆风火,今见皮色如常,明是阴气逆于上也。四逆汤力能扶阳祛阴,故治之而愈。

四、 治舌黑唇焦,不渴,少神。夫舌黑唇焦之证,多因阳明胃火而作,果系阳明胃火,必现烦躁、口渴饮冷、二便闭塞等情况。此则舌黑唇焦,其人并不口渴,却又少神,明是真阳衰极,不能熏蒸津液于上。

当知阳气缩一分,肌肉即枯一分,此舌黑唇焦所由来也。四逆汤,能回先天之阳,阳气一回,津液复升,枯焦立润,故治之而愈。

五、 治喉痛,畏寒,脚冷。按喉痛一证,原非一端,此则畏寒、脚冷,明是少阴受寒,逼出真火浮于喉间,故喉痛而脚冷。四逆汤力能温少阴之气,逐在里之寒,故治之而愈。

六、 治喉痛,身大热,面赤,目瞑,舌冷。夫喉痛、面赤身热,似是阳证,又见目瞑、舌冷,却是阴盛格阳于外之征。四逆汤力能祛逐阴寒,迎阳归舍,故治之而愈。

七、 治吐血,困倦。夫吐血一证,总缘地气上腾,升降失职。人身气为阳,主升;血为阴,主降。今当升者不升,不当升者而反升,明明阴血太盛,上干清道。古人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教人补火以治水也。又云:“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教人补水以治火也。四逆汤力能补火,故治之而愈。

八、 治齿缝流血。夫齿乃骨之余,本属肾,肾为水脏,先天之真阳寄焉,以统乎骨分中之血液。真阳不足,不能统摄血液,故见血出。四逆汤力能补肾中之阳,治之故愈。

九、 治朝食暮吐,完谷不化。夫饮食入胃,固以胃主,然运化之机,全在先天命门这一点真火,始能运化。真火一衰,即不能腐熟谷水,而成完谷不化,朝食暮吐者。暮为阴盛之候、阴气上僭,心肺之阳不能镇纳,故听其吐出也。四逆汤力能补命门衰火,故治之而愈。

十、 治足心夜发热如焚,不渴,尿多。夫足心夜发热如焚,人皆谓阴之虚也,夫阴虚由于火旺,火旺之人,尿必短赤,口必饮冷,理势然也。

今则不渴而尿多,明是下焦无阳,不能统束肾气,以致阴火沸腾,故见足心发热如焚也。四逆汤力能补火,火旺即能统束群阴,故治之而愈。此病余亲身患过,并治好多人。

十一、 治面赤、发热、汗出、抽掣。夫面赤、发热、汗出、抽掣,近似中风,其实不是,务必仔细斟酌。如其人本体有阴象足征,即不可当作风热,须知面赤、发热者,阳越于外也;汗出抽掣者,阳亡于外,不能支持四维也。四逆汤力能回阳,阳回则诸症自已。

十二、 治大便下血,气短少神。夫大便下血,固有虚实之分,此则气短少神,必是下焦之阳不足,不能统摄血液。四逆汤力能扶下焦之阳,阳旺则开阖有节,故治之而愈。

十三、 治头摇,面白少神。夫头摇之证,人皆曰之为风,而余于此证,察其人面白少神,知其为清阳不升,元气虚极,不能镇定也。四逆汤力能扶阳,真阳一旺,即能镇定上下四旁,故治之而愈。

十四、 治背冷,目瞑。夫背为阳中之阳,不宜寒冷,今又背冷而目瞑,明是先天真阳衰极,阴寒内生,阴盛则阳微,故目瞑而背冷也。四逆汤力能扶先天真阳,故治之而愈。

十五、 治舌肿硬而青。夫舌肿一证,似乎心火旺极,不知舌肿而青,此乃阴寒太盛,逼出真火,欲从舌尖而出,故见肿硬青滑。四逆汤力能补火,祛逐阴寒,故治之而愈。

十六、 治唇肿而赤,不渴。夫唇肿之证,近似胃火,胃火之肿,口必大渴。今见病人唇肿而口并不渴,可知阴火出于脾间。四逆汤功专补阳,阳旺而阴火自消,故治之而愈。

十七、 治鼻涕如注,面白少神。夫鼻涕一证,原有外感、内伤之别,此则面白无神,明是真阳衰于上,不能统摄在上之津液,四逆汤力能扶坎中真阳,阳旺自能统纳,故治之而愈。

十八、 治尿多。夫尿之多,由于下焦火弱,不能收束故也,惟四逆汤力能补下焦之火,故治之而愈。

十九、 治周身发起包块,皮色如常。夫周身发起包块,疑似风热阳邪,此则皮色如常,却是阴邪僭居阳位。四逆汤力能扶阳,阳旺则阴邪自伏,故治之而愈。

二十、 治周身忽现红片如云,不热不渴。夫周身发现红云,人孰不谓风火郁热于皮肤?夫风火郁热之证,未有不发热而即作者,亦未有口不渴而即谓之火者,此处便是认症机关。余每于此症认作阳衰,阴居阳位,以四逆汤治之而痊愈。

二十一、 治发热谵语,无神,不渴。夫发热谵语,世人皆谓热伏于心,神无所主也。不知阳证热伏于心,精神不衰,口渴冷饮,小便亦必短赤。

此则无神、不渴,明是真阳衰极;发热者,阳越于外也;谵语者,阴邪乘于心,神无所主也;不渴、无神,非邪火也。四逆汤カ能回阳,阳回则神安,故治之而愈。

二十二、 治两目白睛青色。夫白轮属肺,金也。今见纯青,目无白色,是金气衰而肝木乘之也。妻乘于夫,是乾刚不振,纯阴无阳之候,多在死例。四逆汤力扶坎中之金,金气一旺,目睛自然转变,故治之而愈。

二十三、 治两目赤雾缕缕,微胀不痛。夫目窠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地,原着不得一毫客气。今见赤雾缕,疑是阳火为殃,不知阳邪痛甚、胀甚,此则微胀不痛,明是阳衰于上,不能镇纳下焦浊阴之气,地气上腾,故见此等目疾。

四逆汤力能扶阳祛阴、阳光一照,阴火自灭,故治之而愈。

按: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不知余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

难道余不会写几个参、地、归、芍、苓、连、栀、柏之方乎?只因世风日下,不究病之阴阳,专究方药之平稳。不知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多死焉;火猛烈,民望而畏之,鲜死焉。总之,水能生人亦能死人;火能生人亦能死人。

余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学者苟能洞达阴阳之理,自然头头是道,又奚疑姜、附之不可用哉?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